那些不知荣辱的所谓“道理”
现在,确实有些东西在蒙蔽一些年轻人的荣辱观。其中一个就是:所谓的“道理”
在荣辱观中有这样一条:以“团结互助”为荣,但就是这样一条几乎最理所当然的观念,现在也遭遇了所谓“道理”的检验,比如:助人中的“让座”。日前有一个新闻让许多人啼笑皆非。在天津,一辆公共汽车上,一个年轻女士除了自己坐一个座位外,还让自己的狗坐了一个位置。当车上人多时,有人站在旁边强烈质疑,她就给自己的狗买了一张票,然后,再次理直气壮起来。
她不关心“助人”,她更关心她的道理:我已经给狗买了票,它凭什么不能坐?,人可以坐,狗为什么不能坐?
在“助人”方面,还有许多这样的“道理”。比如,现在谁都不容易,凭什么一定让我帮助他;帮助他,他得到了好处,我也该得到某种形式的回报;我不帮助他是要给他一个自强的机会,我当时就是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励志图强的。
归根结底一句话:帮助人可以,但必须给我帮助人的道理或者你反驳了我的道理。
因为是“讲道理”,并且这些道理貌似很难反驳,所以他们会一直坚守,并且把这视为现代观念。他们因此对正确的荣辱观也持某种观望态度。
好,现在就来看看这些道理。
这些道理似乎有自己的逻辑,但它更像为了逻辑而逻辑的逻辑学定律,而非行为准则。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更多是自我的说服,后者则涉及他人。一旦把这些“道理”引申,就能显露它滑稽的一面。
比如让座。试想这样一个情形:同样是那位年轻的女士,有一天假如让她面对这一情景,她会这样想吗?“多有道理啊,人家花了这个钱了就该享受这个服务,我要理解并配合他,我宁可站虚脱了也要遵守我和他这样的人的逻辑。”
我想这个女士不会那样想的
一旦放到她自己的身上她就觉得有问题了,问题在哪?
有些行为规范既有理性又有人文的特性,有些只有理性而没有人文的特性。当后者出现时,会让其他人的情绪情感上很不舒服,甚至觉得这个人少了点“人性”,换了那个女士,她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互助,不需要进行逻辑推理,也没有时间进行,当你看见一个人时,你的内心瞬间就会产生一个决定,帮与不帮的那个决定没等你的理性上升上来,就已经作出,那是你的本性以及良知这些生命最重要的东西的本能反应,只有当你不准备帮助时,你才会去主动调动理性为自己辩护。说白了,它貌似理性,实则是利益的计算,计算的前提是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计算结果。
正确的荣辱观,实际上是在提纯你内心瞬间产生的那些东西,或者是经过你的观念的认可而成为瞬间产生的东西,说到底,以什么为荣,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判断;因为什么而荣,是一个人的理性判断,一个只有理性而没有价值观的人,就像一个人在选择恋人时,不是因为爱而爱对方,而是经过计算觉得对自己有利而选择对方,那种理性是可笑的,而它一旦在人生其他领域也表现出来,那就是可怕的。
正确的荣辱观,在帮你避开可笑可怕的人生。
[选自《中国青年》2006年第7期 作者 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