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学生的心理问题“道德化”
现实工作中,有不少教师分不清什么是道德问题,什么是心理问题,常常出现将学生单纯的心理表现,无限地上纲上线,即将心理问题道德化。主要有以下表现:
1、 误解学生的病态心理表现。
学生中,有的因为疾病原因,常常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心理表现,例如:讽刺、挖苦、嘲笑他人、无端自私、缺乏同情心等。这些实际上常常并不是学生有意识的道德行为,而是因疾病而形成的病态心理表现,不分青红皂白地统统把它们都说成是有意识的道德行为,实际上是对学生心理表现的误解。
2、 朦胧的早恋“妖魔”化。
早恋是中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人际交往现象。形成学生早恋的原因和表现是多方面的,例如,有的学生因缺乏家庭温暖而寻求异性的安抚;有的是因为青春期性心理骚动而产生一种“性”和“精神”的相互吸引;有的根本就是趣味相投、两小无猜的异性朋友关系。只要这种表现不给男女同学双方或其他同学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就不能认为这类学生是“不务正业”、“道德品行差”,甚至认为是“低俗”、“污浊”等,这实际上是缺乏对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的了解,是一种主观臆断的妄加评论。
3、 意志品质泛化
意志是人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在道德教育中提到意志问题,常称作“道德意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意志品质都带有道德意义,例如:学生的学习不能持之以恒;见到好吃、好玩的东西,经不住诱惑就想买一点;因疲劳而不能继续坚持学习或持续某项活动等。老师如果把学生这些本属心理问题的品质都赋予“道德”意义,说成是道德问题,那就泛化了意志品质。
4、 说谎的都是坏孩子。
一般来说,说谎往往带有某种道德意义,但是也不能说所有学生的说谎都是有意识的道德行为表现,因为,有的学生的说谎是属于天真幼稚的说谎,主要是因为思维发育的不完善,分不清自我与环境、真伪与善恶造成的,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心理表现,有的则是为了满足某种欲望而采取的无意之中的幻想行为;还有的本来就是一种非常友好的“善意的谎言”。这些实际上都是学生成长中正常的心理表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都会逐渐得以纠正或自动消失。
5、 离家出走就是“大逆不道”。
离家、离校出走产生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和相应的教育问题,但是并非学生离家、离校出走就肯定是“大逆不道”。实际上,离家、离校出走本身并不具有道德性质,而是一种心理障碍,例如,学生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受不了父母的严厉管教,对老师的不恰当教育方法不服,学习中受到严重的挫折等。这种学生,我们不仅不能把他的行为道德化,恰恰相反,还应该得到我们成人的同情和理解。
6、 爱穿着、爱打扮就是“水性扬花”。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正处在成长时期,爱穿着、爱打扮是一种爱美的心理表现,特别是女孩子更是如此。有的老师由于不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常常用成人的、世俗化的眼光看学生,认为凡是爱穿着、爱打扮的学生都是浮华的学生,实际上,只要学生仪表端庄,不穿奇装异服,都没有必要对其横加议论。
7、 厌学的孩子都是“无所追求”。
厌学是许多老师十分头疼的问题,有的老师一提到厌学的学生,要么说学生“没有理想”、要么说“无所追求”,甚至认为这些学生是“不学无术的小混混”,似乎厌学就是学生有意地不想学。实际上,厌学的学生也有说不出来的苦闷和烦恼,因为,没有哪一个学生不想学好的。学生厌学也是事出有因,如学生自身的智力问题、家庭教养方式不当、老师教学的失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的厌学说成是学生主观态度问题,而应该分析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把它当成心理问题去对待。
8、 爱动的学生就是“捣蛋虫”。
爱动是中学生正常的年龄特点,但是,有的老师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青少年学生,看不得学生活蹦乱跳的行为,一旦发现学生在一起打打闹闹,出口就会说“捣蛋虫”,甚至把因注意力缺陷等原因引起的“多动症”学生,也认为是不可救药的“调皮鬼”。“合理”的行为表现被贴上了具有道德色彩的“标签”。
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过于重视道德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缺乏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问题的了解和研究;社会和家长对年轻一代过高的心理期望等等。但是把单纯的心理问题当作道德问题去对待,终究是一个教育观念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把学生无意识的心理表现,当成是认识问题、态度问题,甚至把它们当成道德问题去解决,那就把单纯的问题复杂化了。最终,不仅容易错失良机,还会张冠李戴,影响正确教育方法的选择,甚至因此而产生负效应。在实际工作中,既不能忽视道德教育,又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无限上纲上线。教育方法的选择要依据具体问题的性质而定,一般来说,心理问题要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去解决,道德问题要用教育引导、实践锻炼和老师自身的德行去影响与渗透的方法去对待,准确地运用心理的方法去解决心理问题,避免用清一色的道德教育模式去解决心理问题。
[选自《素质教育大参考》2006年5B期原载《中国教师》 作者 沈家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