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用户名:
密  码:
  
【常怀感恩】栏目相关文章
   ·生命中的三种人
   ·感恩父母
   ·感恩上苍
   ·感恩生活
   ·以感恩的心态面对
   ·感恩贫困
   ·以感恩之心前行
   ·好好感恩,天天向善
   ·心怀感恩就不会一无所有
   ·智慧与德性交融的情怀
   ·最“讨厌”的妈妈
 
智慧与德性交融的情怀
[  点击数:540    更新时间:2006-3-22  ]

感恩是一种情怀,很多时候,它是超出有形、有限硬规则制约的一念美意、一线良知。感恩的情怀足以丰富一个人的人生色谱,使回忆变得温馨动人,使现在更加值得珍惜,使未来的日子也明亮起来。

智慧与德性交融的情怀

说到“感恩”,有的人可能会心生反感。一个处境不佳并且有理由自认为不幸的人,往往会摆出一副拒绝感恩的姿态,他觉得命运捉弄了他、社会欺骗了他、别人亏待了他。他感到自己始终陷于被剥夺的境地,不产生仇恨的心理就算不错了,有什么“恩”可“感”?可是,一个历经艰辛而终于功成名就者,也未必会有感恩之心,他或许会想,自己一路走来也不容易,今天的局面都是流血流汗辛苦打拼出来的,受过多少冷遇,吃过多少苦头,付出多大牺牲,要谢就谢自己,凭什么要感恩?

无论不幸者还是幸运者、成功者,当他们拒绝感恩的时候,遵循的都是一种利己主义的逻辑。人皆有利己之心,这一点无可指责。问题在于,如果一个人完全被这种逻辑占据,他是否还能够体验到真正的幸福?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是一股很不和谐的“戾气”。以我看来,不知感恩非但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也是一种理智上的弱点,就像罗素谈到“妒忌”时说的一样,人们因为自感不幸福而妒忌,可是只要有妒忌之念,无论如何成功也不可能幸福,因为人不从自己拥有的一切里汲取快乐,却总是愚蠢地从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中汲取痛苦。只要生而为人,就必有所亏欠,必领受过造化的眷顾,必承接过他人的好意,即使真是“一无所有”,那至少还有阳光的照耀。不知感恩的人要么就是怨天尤人,要么就是冷漠待人,如此,整个社会被冷酷的“丛林法则”所主宰,变成了一个野蛮的“斗兽场”。戾气横行,人心浮躁,难免滋生种种人性之患、社会之病。

所以感恩不但是一种德性,更是一种智慧。感恩之心允诺了生命幸福的可能。耐人寻味的是,恰恰是一些体悟过人生残缺、命运残酷的人,与此种智慧更加有缘。比如残疾作家史铁生,这个最有理由变成愤世嫉俗的犬儒主义的人,在经历了痛苦的身心历程之后,却绽开了一份博大的爱愿、一份超越个体肉身禁锢的感恩之心:“你想走出这小小躯体的囚禁,走向别人,盼望着生命在那儿得到回应,心魂从那儿联接进无比巨大的存在,无限的时间因而不再是无限的冷漠。”在他看来,这种对于自我之外的世界和他人的感念,正是“分割之下的残缺向他者呼吁完整”,因为人与存在、与他人的“无言的坚壁才是人性的残疾”。感恩之念使狭小自我的坚壳被打破,因此,我们也能从身有残疾的主持人姜馨田、舞蹈演员邰丽华等的脸上看到宁静美丽的光辉。

还有人对“感恩”不以为然,是因为觉得它像一种神学的虚构,或者是“旧道德”在今天的回光返照。在他们看来,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市场上的互相“交换”,交换商品、交换服务、交换感情,如此而已。所有人只为自利,也尊重他人的自利,于是就形成一套共同的规则,一切都照规则来就行。所谓“感恩”是很可笑的玩意儿。本来可能过得轻松简单,感恩来感恩去,反而增加了活着的负累。所以,在美国曾经有一种新个体主义伦理观引起思想界的震动,有位叫爱因·兰德的哲学家猛烈攻击利他主义道德,认为这种道德使人变得软弱,并且缺乏自尊,也缺乏对于他人的尊重,如果要有道德,那么自利和自私就是今天人们的首要道德。此种貌似高明的论调,其实也是经不起琢磨的,因为它同样忽略了爱与幸福感的问题,故可以称作是“深刻的愚蠢”。如果以此推论,那么人间既没有不求回报的亲情,也没有无私的爱情,更不存在只为公共利益的关怀,可所有这些,都是一个生命活得有质量的保障,是人能否被称为“天地间一点灵明”的见证。

感恩还是一种情怀,很多时候,它是超出有形、有限硬规则制约的一念美意、一线良知。父母的养育之恩虽然不求回报,但感恩之念因为那个赋予你生命的开端而萌生,反哺的形式各不相同,但拳拳之心却可与天地同流,你也因此而体验到欣慰和喜悦。生活的重压和艰辛虽然有很多无奈,但一起承担的苦难就不再是苦难,一起分享的快乐却会成倍地放大。感恩的情怀足以丰富一个人的人生色谱,使回忆变得温馨动人,使现在更加值得珍惜,使未来的日子也明亮起来,就像那位从13岁就负担起养家重任的洪战辉,在走过最晦暗的日子以后,没有责怪生活不公,而是依然持有一种感激生活的明媚心态。对任何人来说,心存感恩回馈他人、社会的每一分努力,都既值得赞美,也值得羡慕,因为他们改善了他人,也提升了自我,小生命融入大生命,小快乐变成了大快乐,幸福不再是遥不可及。感恩,是一种有德性的智慧,也是一种有智慧的德性。[选自《中国青年》2006年第4 作者 吴志翔]



版权所有 2004 © 深圳市滨河中学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金塘街6号 邮编:518010 电话:0755-82494144 82274773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