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认为考评不公可以投诉
2006年05月16日 09:25 深圳新闻网
专家建议,考评前应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并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
深圳特区报昨天(15日)刊发的报道《为了考评得个A 初三学生拉票忙》一文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也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昨天,许多毕业生家长纷纷致电记者,反映孩子在毕业生综合表现评价(以下简称综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家长:应营造公正的评价氛围
昨天上午,王女士致电记者。她说,自己的孩子在宝安某重点中学读初中三年级,在学校刚刚结束的综合表现评价中,她的孩子拿到了一个“B”。结果下来的那天,孩子在家哭得昏天黑地,有好几天情绪都萎靡不振。孩子还反复跟她说:“妈妈,这不公平。”王女士告诉记者,孩子说的不公平,是指在考评前老师曾动员成绩好的学生参加本校的保送,直接升本校高中。她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没有接受本校保送,想考市内的重点高中。“保送生的名额在综评前就已经确定了,而综评的规定是保送生必须拿A,学校肯定会将拿A的名额留给保送生。这对没有接受保送要求的学生来说很不公平。”王女士说,距离中考只有一个月了,孩子每天郁郁寡欢,担心自己的综评成绩会影响升入市内的重点高中。
就王女士反映的情况,昨天记者进行了调查,发现这种“保送在先,综评在后”的现象确实存在。业内人士为记者分析,这是学校利用综评来抢成绩优异学生的举措。
昨天,刘女士也向记者反映,她儿子综评也没有拿到A,这些天情绪变化很大,还埋怨说,他没有拿到A是因为家里没有给老师送礼,而其他同学对老师都有“表示”。刘女士很担心,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流传到学校,孩子模仿成年人的人际交往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她呼吁,校方和老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氛围。
教育部门:感觉不公可投诉
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深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邱处长。邱处长说,本报报道十分客观,文章中提及的转班、学生主观评分以及拉票,包括家长反映的“保送在前、评价在后”等一系列现象,教育部门也有所了解。其主要原因是少数学校在实行综评时方法不当造成的。教育部门将对学校的综评情况加强监管。
邱处长介绍,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强化素质教育导向,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综评制度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通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向全体师生、家长和社会进一步倡导素质教育,这对促进全社会教育观念的更新有重要意义。
邱处长强调,政策出台前,教育部门也充分考虑到综评的“公正和客观”这一问题。教育系统在2005年就开始在部分中学进行综评,今年综评制度的细则,包括各项评价在综评中所占权重,都是通过对2005年初中毕业生和老师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基本科学和客观。同时,为了保证综评过程中尽量做到对每个学生都客观公正,在综评的同时,还设定了公示、反馈、申诉机制,凡是认为综评结果有失公允的同学、家长或集体都可以向学校主管教育机关投诉。对处理意见不满意的可直接向市教育局反映情况。
对于家长普遍关心的综评没有拿到A是否会影响学生考重点高中,邱处长解释,考评为B以上的学生均可以报考第一批学校,考评为C以上的学生均为合格毕业生,可报考其他批次的学校。高中在录取时采取的措施是,划分录取分数线,先录取高分学生,同等分数的情况下,才优先录取考评为A的学生,因此家长和学生不用过分担心综评的结果。
邱处长说,教育部门即将在全市中小学各个年级中推行综评制度。这一制度全面贯彻后,初中毕业生的综评将根据三年的综评情况来评价,这样将更为客观和公正。
专家:考评前应加强教师培训
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深圳大学教育系教授、教育学博士后高天明。高教授告诉记者,他对初中毕业生综合表现评价的情况有所了解。他认为,综评过程中出现的这些现象,应引起学校、教育部门和整个社会的重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文化,还包括对学生价值导向的引导。目前,综评过程中暴露出的这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对学生价值导向引导环节十分薄弱,或者仍以传统的“唯分数论”和“重点论”这样的价值观念来引导学生。
高教授建议,在开展对学生的综评前,首先应该对老师开展培训,让老师和学校真的转变观念,明白素质教育的真谛所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学校和老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环境,老师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如何自我评价,如何评价他人,真正发挥综评制度的作用。 (来源:深圳特区报)
|